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

要自助旅行的七個理由

最近朋友P剛剛從澳洲玩了一趟回來,我們聊起旅行,她說六天的行程,扣掉搭飛機的時間,只有四天可以玩,我問她:「既然有假,花那麼多時搭飛機,怎麼不多玩幾天?」P說,她是參加旅行團,我聽了,就建議她以後可以試著自助旅行。

我說:「我可以寫出十個理由告訴你,自助旅行的好處。」
我的五月春季旅行規劃

東京千鳥淵綠道
沒想到,P回嘴說:「妳寫啊~妳寫啊~妳寫的每個理由,我都可以反駁妳。」唉~真是一個天生的反對黨。

不過,就算明知道這些理由寫出來,P一定會蒐索枯腸,矯詞反駁,但我還是整理我喜歡自助旅行的理由,而這些理由,並不是那些「時間比較自由」、「不用走馬看花」、「可以和當地人互動」....等老生常談。



一、從規劃時已開始神遊:自助旅行一定要做功課,功課做得愈足,就會玩得更滿足。而在做功課的過程,因為要找很多資料,所以還沒踏上旅途,透過看資料、照片,腦袋裡就已神遊一遍,如果是參加旅行團,巴士直接載到景點,玩了一趟回來,還是常搞不清楚東南西北。
成都寬窄巷子

二、更瞭解自己喜歡什麼:不管是幾天的旅行,都是在有限的時間內,再怎麼「深度旅遊」,也不可能每個地方都去,所以一定要挑自己最想看、最有興趣的地方,在這個「選擇」的過程中,也是一種認識自己的過程,取捨之間會更了解自己的喜好,是一種對自己個性的檢視。

九寨溝
三、密度調配隨心所欲:目前雖然有許多「行家帶路」等主題行程,來滿足對於該主題有特定興趣的人,例如標榜「音樂之旅」,就在一次旅行中看二次歌劇、聽三場音樂會;標榜「美食之旅」,就天天吃米其林大餐;但短時間內要消化這麼密集的「主題」,其實還蠻累的,眼耳口鼻也都吃不消。
自己規劃的行程,就可以彈性調整主題的「密度」,以免每個都感動,到最後沒有一個真正地感動。
有一回我進行十六天的日本旅行,前面八天走了很多路,到第九天,雙腿痠得實在走不動,剛好到了京都,臨時起意就來個泡咖啡館之旅,一天泡三家咖啡廳,讓雙腿充分休息,這種隨心所欲的調整,非旅行團可比。

峨眉山
四、小意外是美好的回憶:再完美的規劃,難免遇到一些小意外,我曾經在北海道臨時起意去泡一個絕景露天風呂,泡完湯之後,本想搭公車下山,但一看,下一班公車還要等二小時,不想浪費時間枯等,就開始找其他開車上山的湯客,問能不能搭便車?
當時,我不會講日文,根本沒人聽懂我在問什麼,一連找了十幾個人,最後終於有一個大陸來的觀光客,願意讓我們搭便車下山。
還有其他數不清的小意外,後來都成為旅途中美好的回憶,如果是參加旅行團,一切安排得妥妥當當,反而享受不到「小意外」的有趣。

五、可以好好「玩」旅館:旅行中的「住」,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,但是一般旅行團,因為食宿必需有一定的水準,所以旅館大多取中間值,就算標榜是住五星級旅館,也是那種大型觀光飯店,房間少的small & Luxury旅館,幾乎很少住到。更可悲的是,旅行團抵達旅館的時間常常太晚,出發又太早,根本無法好好享受旅館的設施與服務;當然,旅行團也不太可能住有趣的小民宿,體驗小民宿獨特的風味。

六、企劃功力會大增:一個旅行的規劃,從食宿安排、交通接駁、景點取捨、預算掌控,宛如在進行一個企劃案,要把自己的眾多「欲望」按步就班地,落實在幾天的旅程之中;同時,還要有預算概念,去吃這個東西花這些錢,值不值?特地跑到某個景點,加上來回的交通,時間夠不夠?而且還要準備緊急應變方案:萬一沒趕上這班車,有什麼其他替代方案?萬一旅館沒訂好,臨時要住哪裡?認真搞個幾次,企劃功力一定大增,只是這個企劃案的老闆是自己,自己滿意,就是100分。

七、更會精打細算:自助旅行花費通常比旅行團要高,所以如何在不影響旅遊品質下,省錢省得其所,是重要的課題。所以尋找適合的交通票券、上遍各個網站蒐尋特價旅館、搶早鳥機票、用免費哩程換機票....都是省錢的方法。我曾經用非常便宜的價格,住過東京的四季椿山莊,那種貪到小便宜的成就感,非筆墨可形容,久而久之,竟養成一種習慣,現在買稍微貴一點的東西,也像入了魔,一定尋遍各種通路,堅持貨比三家。

突然之間,我想到,我幹嘛寫這麼多?我只要告訴朋友P:

「自助旅行比較會有豔遇的機會,有可能可以把妳嫁掉!」

怎樣?沒話說了吧?

光是這一條,就打敗其他所有的理由,根本不用硬湊到十個....我...幹嘛寫得那麼認真?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