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

吃,認識京都的另一條捷徑

封面
第一次遊京都,走在南禪寺的林蔭步道上,看到一小門前掛著一個白燈籠,原來,這裡是「奧丹」啊!

走了進去,人雖多,卻不嘈雜;盤腿坐在榻榻米上,吃完了胡麻豆腐、山藥泥、木之芽豆腐田樂、野菜天婦羅與一土鍋的湯豆腐;這......就是京都豆腐的滋味嗎?

花了相當於新台幣一千多元,只為了吃幾塊飄在昆布水中的湯豆腐;坦白說,很飽,卻無感!「奧丹」,是京都最古老的湯豆腐名店,擁有三百多年的歷史,用的是滋賀縣比良地方出產的無農藥大豆與地下水,做出來的豆腐全日本都讚不絕口,唯獨我,一點都不覺得好吃,還嫌太貴。

莫非是我不懂京都的風雅,嚐不出豆腐的真滋味?

吃,原來是需要學習的。


封底
我們常以為我們懂日本料理,許多東西由中國傳入,又以米飯為主食,總覺得日本料理很熟悉,但其實我們是陌生的,因為這些東西融入了日本的風土文化以後,已自成一套體系;京料理中講究的「薄味」,就從來不曾出現在中華料理的食譜上。

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京都的角度,對我來說,吃,卻是一條了解京都的捷徑。江戶後期的文人大田南畝,在他的隨筆《一話一言》中有一段狂歌,裡頭用了幾個詞來表述京都的特徵:「水、水菜、女、染物、みすや針(竹簾和針)、御寺、豆腐煮、鰻鱧、松茸」,九個詞彙中有五個和食物有關,我們迷戀京都,想更親近京都,又怎能不好好地品嚐京都呢?

A級華麗料理
當我開始試著從「食」來了解日本、了解京都,發現它實在很精采。

鯖魚壽司,是古人為防止鯖魚腐壞才碰撞出來的美味;傳承三百多年的生麩老鋪,祖傳至寶不是食譜秘笈,而是「先義後利、不易流行」的家訓;和服腰帶商開餐廳,推廣的竟然是朝鮮文化;京都的和菓子老鋪,可以改頭換面開起咖啡館,也可以聯手出擊研發新品,只為不被時代的潮流吞噬。

B級國民美食
京都的料理人,從茶道、花道、書畫中淬煉,期許自己守護傳統,又能打開心胸接受外來事務,即便置身在看來毫無關係的法式甜點屋,卻依然能強烈感受到京都職人的堅毅。

難怪京都自古以來,就是日本料理味覺的中心;江戶地區的人把京都稱為「上方」,認為來自「上方」的東西,總是特別高級、特別美味,京都的美食世界,背後總有許多動人的故事,每當我多了解一些,就覺得,自己又多愛上了京都一些。

在我身體力行以「吃」來「遊」京都時,也意外發現了許多樂趣。

比方說,京都兩大傳統建築—「數寄屋」與「町家」,當他們變成餐廳以後,似乎還是悄悄地遵循著古代社會階級的軌跡。「數寄屋」是茶室的建築樣式,古代能擁有茶室的,必是具有身份地位之人,許多王公貴族的別墅,也喜歡用「數寄屋」建築,當「數寄屋」化身為現代餐廳時,多半是高檔的料亭;反觀,屬於平民百姓的町家,常是誰都能消費得起的甘味處與咖啡館。

C:Cafe 甜點
也因為專程去吃,我常意外地走進了以前從沒注意到的地方;像建仁寺,之前去京都,花見小路走了不知多少遍,卻從沒走進就在盡頭的建仁寺;像龜山公園,如果不是為了找餐廳,我恐怕也不會發現,這裡原來是個人潮稀少的賞櫻地;京都,就是這樣,只要稍稍不留意,就會錯過它的美麗,也因此,我在分享每一家餐廳時,也加了「飯後散散步」這個小單元。

有些人強調,要吃道地的料理,應該去找「在地人吃的店」,排斥所謂「觀光客去的店」,當我實行我的「食遊京都」計劃時,我並不刻意去區分它;對我來說,京都的老鋪,本來就是京都重要的觀光資產,有些吸引觀光客的人數,遠比在地人還多,難道這些老鋪就不是道地的「京之味」?「在地人吃的店」也好,「觀光客去的店」也罷,對我來說,只有好吃最重要。

然而,即使僅僅以「吃」的角度,來認識京都,也覺得那是一門很深的功課,京都美食世界裡的寬廣與深邃,總讓我覺得自己像是個永遠畢不了業的學生。

京都,真的是永遠玩不完,也永遠吃不完啊!

*《京都美食ABC》2014.8.8.上市,各大書店均有售。本書所收錄餐廳之餐點價格,為20147月之價錢,其後可能有所變化,僅提供參考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